Protection environnementale et enseignement du chinois : Des idées et des outils pour une pédagogie active

Donghai HOU

Les enjeux environnementaux sont une thématique essentielle aujourd’hui. Une nouvelle réalité, de nouveaux modes de vie, de nouveaux métiers : ces changements sont au cœur de la vie quotidienne de nos élèves et nos étudiant-es. Le 17 septembre 2022, l’Institut Confucius de l’Université de Genève a organisé sa 14ème formation de didactique du chinois langue étrangère. Mme Fanny Valembois, du Bureau des acclimatations à Rennes, spécialiste en accompagnement de la transition écologique des organisations culturelles, est intervenue sur le thème « Protection environnementale et enseignement du chinois : des idées et des outils pour une pédagogie active ».

En partant du modèle de Fresque du climat imaginé par l’ingénieur français Cédric Ringenbach en 2018, présenté en bilingue français-chinois, Mme Valembois a donné aux enseignant-es des outils pour intégrer l’écologie dans leur pédagogie du chinois, notamment au travers  d’éléments ludiques s’inscrivant dans l’apprentissage du vocabulaire, de la syntaxe, de l’expression orale, et ainsi de suite.

Selon l’usage pour nos publications de didactique du chinois langue étrangère, un compte rendu détaillé est disponible en mandarin ci-dessous.

中文课堂上的生态环境保护主动教学法的理念与工具

侯东海

2022年9月17日,瑞士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第十四届瑞士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本次培训的主讲人Fanny Valembois女士,拥有20多年的中法双语教学经验,并曾担任青岛法语联盟校长。她为老师们带来培训专题是“中文课堂上的生态环境保护主动教学法的理念与工具”。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日内瓦中文学校、日内瓦大学汉学系、日内瓦华文教育基金会、洛桑大学、伯尔尼中文学校等多名一线骨干汉语教师前来参加。

本次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生态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

1.1 什么是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包括特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天气、地球、太阳、土壤、气候、大气)的相互作用。每个生物体都可以发挥作用,并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产力做出贡献。人类依靠健康且多产的生态系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但许多人的需求并没有按照可持续的方式获得满足,或根本就是不可持续的。

地球上约有7.95亿人遭受饥饿,12亿人生活在缺水的地区。同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状况预计将持续甚至加剧。 到2030年,世界相较现在的需求,用水量还将增加40%,食物需求增长50%,能源40%,木材和纤维40%。 若想实现以上需求,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更加合理且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我们的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维持健康的地球并为所有人带来必不可少的利益”,以及确保“生物多样性得到重视、保护、恢复和明智地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2010年)。保护生态系统和其中生命的多样性将使世界走上确保消除贫困、社会复原力、绿色增长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体系的道路。

  1.  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温度和天气模式的长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由自然原因造成,如太阳周期的变化。但自19世纪以来,人类活动一直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气体就像包裹着地球的毯子,捕获太阳的热量并使温度不断升高。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些气体的来源包括汽车所用的汽油,或为室内供暖而燃烧的煤炭。开垦土地和森林也会释放二氧化碳。垃圾填埋场是甲烷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使用均是主要的排放源。

气候变化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粮食生产能力、住房、安全和工作。我们中的一些人在气候变化的影响面前已经显得更为脆弱,这些人如生活在小岛屿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倒灌等情况已经发展到整个社区被迫搬迁的地步,而长期的干旱正使人们面临饥荒的风险。在未来,“气候难民”的数量预计将会增加。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每个大陆上的每个国家,破坏国民经济,影响人民生活。天气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海平面不断上升,天气事件变得更加极端。

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旨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能力,将本世纪全球气温的升幅控制在相较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内。该协定还旨在利用适当的资金流动,并建立一个新的技术框架和一个更有效的能力建设框架,以增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

  • Climate Fresk气候拼图”互动游戏体验教学

2.1  Climate Fresk气候拼图

“Climate Fresk气候拼图”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团体合作和富有创造性的气候变迁卡片桌游,2015年由工程师、讲师和能源转型顾问Cédric Ringenbach发明。他2010年至2016年间运营了非盈利组织The Shift Project,2018年12月创建法国非营利组织Climate Fresk并兼总裁。他在法国多个高等院校如Sup’aéro、Ecoles Centrales、Sciences Po、HEC等教授能源与气候问题,旨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气候拼图的卡片内容是基于IPCC报告设计而成,它解释了气候变迁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逐步重建的过程,理解气候变迁的复杂性。

  • 互动游戏体验过程

气候拼图游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阶段,包括学生分组进行卡片正反面朗读、学习词汇和句型,通过因果关系发现和链接卡片以构建拼图,拼图完成后学生需向老师进行汇报。第二阶段是创意阶段:学生可以随意选择卡片并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因果关系拼图,并解释因果关系。最后一个阶段是进行总结汇报,学生可以讨论自身的感受、立场、问题以及个人和集体的解决方案。

  • 利用气候拼图游戏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

发电: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发电和供热造成了巨大的全球排放量。大部分电力仍旧是通过燃烧煤炭、石油或天然气产生,这个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这些强效的温室气体会包覆地球并吸收太阳的热量。在全球范围内,仅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力来自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燃料相比,这些能源几乎不向空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或污染物。

制造商品:制造业和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燃烧化石燃料来为制造水泥、钢铁、电子产品、塑料制品、衣服和其他商品提供能源。采矿业和其他工业活动也会释放温室气体,建筑业也是如此。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机器通常靠煤炭、石油或天然气供能运行;有些材料,如塑料,是由化石燃料中的化学物质制成。制造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

砍伐森林:砍伐森林来建造农场或牧场,或出于其他原因砍伐森林,都会产生温室气体,因为树木被砍伐时会释放自身一直储存的碳。每年约有1 20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毁坏森林也限制了大自然阻止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能力。砍伐森林,加上农业和其他土地使用的变化,这些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使用交通工具:大部分汽车、卡车、轮船和飞机都靠化石燃料供能运行,使得交通工具成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公路汽车由于其内燃机燃烧如汽油等石油基产品,因而其排放量最大;船舶和飞机的排放量也仍在继续增长。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趋势表明,未来几年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量将大幅增加。

生产粮食:生产粮食的过程中会以各种方式排放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这些方式包括为农耕和放牧而砍伐森林和开垦土地、牛羊消化食物、生产和使用肥料和粪肥来种植作物,以及通常使用化石燃料等能源来驱动农业设备或渔船。所有这些活动都使粮食生产成为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包装和分销粮食也会排放温室气体。

供能建筑:民用住宅和商业建筑消耗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电力。这些建筑仍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来供暖和制冷,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近年来,随着空调拥有量的增加,供暖和制冷的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照明、电器和联网设备的用电量增加,导致建筑物的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

过度消费:人类的房子、用电、交通工具、食物和垃圾,都会排放温室气体,服装、电子产品和塑料等商品的消费亦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大部分都与家庭有关,我们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星球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富有的人承担最大的责任: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于全球最贫穷的50%人口的总排放量。

  • 利用气候拼图游戏分析环境问题的影响

气温升高: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全球地表温度也在上升。过去十年,即2011-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温暖的十年。自1980年代以来,每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温暖,几乎所有的陆地地区都正在经历更多炎热的天气和热浪。温度升高会引发更多的高温病,让户外工作更加困难。天气越热时,野火更容易烧起来并更快地蔓延。北极地区气温变暖的速度至少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风暴肆虐:在许多区域,毁灭性风暴的破坏力变得更大,发生次数更频繁。随着温度的上升,更多的水分蒸发,加剧了极端的降雨和洪涝,引发更多的毁灭性风暴。热带风暴的发生频率和范围也受到了海洋变暖的影响。气旋、飓风和台风经常形成于海洋中温暖水域的表面。这样的风暴经常会摧毁房屋和社区,造成人员死亡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干旱加剧: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水资源的可获得性,让更多地区的水资源变得稀缺。全球变暖加剧了已缺水地区的缺水状况,还会增加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的风险。农业干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而生态干旱将增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干旱也会引发毁灭性的沙尘暴,沙尘暴可以将数十亿吨沙子带到各大洲。沙漠正在扩大,不断减少种植粮食的土地。现在许多人经常面临着无法获得足够水资源的威胁。

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吸收了全球变暖的大部分热量。在过去的20年里,无论深浅,整个海洋的变暖速度都在加剧。随着海洋变暖,其体积也在增加,因为水会随着变暖而膨胀。冰盖融化也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和岛屿社区。此外,海洋不断吸收二氧化碳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但是,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使海洋变得更加酸化,从而危及海洋生物和珊瑚礁。

物种灭绝: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物种的生存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气候变化加剧了物种灭绝的速度,全球物种正在灭绝的速度比人类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快1000倍。在未来几十年内,一百万个物种有灭绝的风险。森林火灾、极端天气、害虫入侵和疾病等威胁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有些物种能够迁徙并生存下来,但其他物种则没法做到。

食物不足: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都是导致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现象增加的原因。渔业、农作物和牲畜可能会遭到破坏或产量降低。海洋酸化变得更加严重,为数十亿人提供食物的海洋资源正处于危险境地。许多北极地区冰雪层的变化已经破坏了畜牧、狩猎和捕鱼带来的食物供应。热应力会减少放牧所需的淡水和草地,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并影响牲畜。

健康风险增加: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通过空气污染、疾病、极端天气事件、被迫流离失所、心理健康压力以及在人们无法种植或找到足够食物的地方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加剧,气候变化已经损害了人类健康。每年,环境因素夺走约1300万人的生命。不断变化的天气形势会扩大疾病传播,极端天气事件也会增加死亡人数,这些因素使医疗系统难以随之升级。

贫困和流离失所:气候变化增加了使人们陷入贫困的因素。洪水可能会冲毁城市贫民窟,摧毁家园和生计;炎热会使人们难以从事户外工作;缺水可能会影响农作物收成。在过去十年(2010-2019)中,平均每年约2310万人因天气相关的事件流离失所,许多人也因此更容易陷入贫困。大多数难民来自最脆弱且没做好准备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环境保护主题的新词语、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了解到了许多世界上环境问题的因果关系,还了解到森林火灾与气温、海平面之间的种种联系,明白日常生活的一个简单的举动可以造成许多不同的结果。在思考不同自然活动的因果关系时,我们发现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的影响非常大,虽然地球自身本来也在变暖,但是人类活动加剧了温室效应,如果要保护环境,需要我们像过去一样学会有节制、节俭地生活方式。

三、“头脑风暴”圆桌讨论在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环保教学

目前,在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了主动教学即“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法,其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在环保主题下进行教学。

学员们分成四组就“粮食、垃圾分类、环境污染、绿色出行”这四个不同的环保话题展开讨论,如何将环保与中文教学更好地结合。

  • 粮食

全球生产的粮食中有三分之一遭到损失、浪费或破坏,造成粮食生产过程中所利用的各种资源(如土地、水、能源和其他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导致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粮食浪费可以省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子孙后代保护好各种资源。购买当地的应季食物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粮食运输产生的环境影响。当地的应季农产品味道也更好。素食(如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种子)含量较高而肉食含量较低的饮食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用量)较小。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买水果和蔬菜的时候看原产地,从农场里订购蔬菜水果减少能源消耗和包装消耗。课堂活动可以写食谱、萝卜蹲游戏等。

  • 垃圾分类

每年,全球收集的固体废弃物约为112亿吨,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腐烂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5%。在废弃物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回收利用可以大大节约资源。每回收利用一吨纸,就可避免砍伐17棵树,节省50%的用水。回收利用废弃物还可创造就业机会:仅在巴西、中国和美国,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的就业人口就达1,200万。在产生的所有塑料废弃物中,仅有9%得到了回收利用。约12%的塑料废弃物被焚烧,其余79%的塑料废弃物堆积在垃圾填埋场、垃圾堆放场或自然环境中。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可再装的瓶子,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督促经常光顾的餐厅停止使用塑料吸管,这些都有助于减少塑料废弃物。面对小学生的课堂活动可以是垃圾分类游戏,用一张大纸画上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卡片让学生进行归类;面对大学生时,可以发卡片,写上不同垃圾的词汇,让大家自行分类。

3.3 空气污染

电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尽管世界上仍有约7.9亿人用不上电,但对于其余的人来说,从电脑、电视到冰箱,一切事物都需要能源。能源供应部门(电力、热能和其他能源)是全球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约占总排放量的35%。从全球来看,住宅和商业建筑消耗了一半以上的电力。比如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栋典型办公楼,在需要制冷的季节,将恒温器的温度由24°C 提高至28°C,可以将年制冷能耗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量节约能源,还可以省钱,同时也能减少碳足迹。课堂活动可以请学生记录每天用电的时间、电器、电灯数量和花费,给学生一个预算,找出可以减少使用能源之处并做出节能减排规划。

  • 绿色出行

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个人交通是对整体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生活方式领域。全世界的道路都被车辆堵塞,其中大部分车辆燃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为用于贸易运输的船只和载人旅行的飞机提供动力。自1970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了一倍多,其中约80%的增长量来自道路车辆。目前,交通运输部门几乎完全依赖于化石燃料,该部门的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教学方法:鼓励学员使用可替代汽车的出行办法如步行、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课堂活动:运用情景让学生制作出行计划,如从日内瓦去南法;让学生做选择题,在某种情况下骑自行车还是坐公共交通,购物时买二手的还是全新的,要带什么东西等等。

            Fanny Valembois女士将生态环境保护话题作为教学范例,通过让学员们亲身参与“气候拼图”和“头脑风暴”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运用词汇分析、图文结合等多种方式,向与会教师分享了中文课堂上生态环境保护主动教学法。在进行环保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在行动中用目的语进行交流,在做中学,在行动中用到目的语,因为情感波动对人的记忆产生很大的影响。学员们积极参与,一整天的培训气氛尤其活跃,大家纷纷表示,不仅自身获得了许多环保的具体知识,而且还要跟家人、朋友、学生分享这些气候拼图活动,影响更多人来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Cette contribution a été relue par Grâce POIZAT-XIE.

Suggestion de citation:

HOU, Donghai (2023). « Protection environnementale et enseignement du chinois : Des idées et des outils pour une pédagogie active ». In Blog Scientifique de l’Institut Confucius, Université de Genève. Lien permanent: https://ic.unige.ch/?p=1451 consulté le 11/21/2024.


Références:

  1. Site officiel de l’ONG Climate Fresk : https://climatefresk.org/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2. Raux, Aude (mai-juin 2020). « La Fresque du Climat : jouer pour comprendre ». Kaizen, vol. 50. pp. 62–66.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3. Marro, Samuel (24 septembre 2019).« La Fresque du climat, un jeu collectif pour comprendre le changement climatique ».  We Demain, disponible sur www.wedemain.fr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4. Correa, Anne-Dominique (24 mai 2019). « La Fresque du Climat : des cartes pour comprendre le dérèglement climatique »Socialter, disponible sur www.socialter.fr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5. Pagès, Rémi-Kenzo (23 septembre 2020). « Une fresque du climat pour saisir l’urgence climatique »Le Média, disponible sur www.lemediatv.fr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6. Fontaine, Célia (20 novembre 2020). « La Fresque du Climat : comprendre le changement climatique en jouant ». Célia Fontaine (Blog), disponible sur www.celia-fontaine.fr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7. Tenoudji, Laura (25 septembre 2019). « La Fresque du Climat : sensibiliser aux enjeux climatiques » (vidéo). France Télévisions, disponible sur www.youtube.com.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8. La Dépêche du Midi (23 octobre 2020). « Pibrac. La fresque du climat :’Faites vos jeux !' »La Dépêche du Midi, disponible sur www.ladepeche.fr.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9. Ringenbach, Cédric (1e october 2020). « Big 2020 : l’Ampli » (vidéo). Propos recueillis par Pauline Clavière. Bpifrance.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10. Herrier Naufle, Isabelle et Selmane, Laura (18 juin 2020). « SUEZ launches the Environmental Collage: 90,000 employees to participate ». Suez Environnement (site officiel), disponible sur www.suez.com.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11. EDF Blayais (juin 2020). « La Fresque du Climat déployée pour les 165 000 salariés d’EDF ». Lumières, vol. 175. p. 8.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
  12. Conseil des chefs de secrétariat pour la coordination (29 mai 2019). « Stratégie de gestion de la durabilité environnementale dans le système des Nations Unies (2020-2030). Phase 1 : Durabilité environnementale dans le domaine de la gestion » (Français et Anglais). Première session ordinaire de 2019, CEB, Nations Unies, Genève.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11 févrie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