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e des erreurs et des difficultés des francophones

[:fr]Grâce Poizat-Xie

L’Institut Confucius de l’université de Genève a organisé son 3ème séminaire consacré au didactique du chinois langue étrangère le samedi 30 novembre 2013. Quarante-cinq personnes ont participé à cet événement. Mme NIU Xiangzhen, du Bureau de l’éducation de l’Ambassade de Chine à Berne, et Mme ZHOU Xiaoxia, vice-directrice de l’Institut Confucius de l’université de Bâle, étaient également présentes.

Le thème de ce séminaire était l’analyse des erreurs et des difficultés des francophones dans l’apprentissage du chinois. Au travers d’une série d’études de cas, les intervenants ont proposé des solutions pratiques et des conseils pédagogiques pour les enseignants. Les différents contextes analysés ont inclu les élèves secondaires, les enfants chinois d’Outre-mer, les fonctionnaires internationaux, ainsi que les étudiants universitaires français et suisses. Les erreurs et difficultés discutées ont porté sur les questions de prononciation, de compréhension auditive, de vocabulaire, de grammaire, de composition écrite, et d’échange interculturel.

L’objectif principal de ces séminaires est de proposer une offre de formation continue principalement destinée aux enseignants de chinois langue étrangère de Suisse romande. Suite au succès rencontré lors des précédentes éditions et de celle-ci, l’Institut Confucius de l’université de Genève prévoit de maintenir ce cadre d’enseignement durant les prochaines années.

Comme d’usage, le compte-rendu détaillé de cette rencontre est disponible ci-dessous en mandarin.

第三届汉语教学研讨会:法语地区汉语学生偏误与难点分析

牟云峰

2013年11月30日,日内瓦大学孔子举办了汉语教学第三届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法语地区汉语学生偏误与难点分析”。共有45位汉语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他们大部分来自日内瓦,还有来自瑞士洛桑、那沙泰尔等城市以及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和格尔诺贝尔大学的汉语教师。中国驻瑞士使馆教育处的牛香榛女士也从伯尔尼赶来参加会议,瑞士第二所孔子学院--巴塞尔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周晓霞也列席了本次会议。

11位发言人围绕着8个议题,做了精彩的发言:

日内瓦Florimont中学的Rémy Lamon对《瑞士中学生学汉语的最大问题》做了介绍。在学生没有汉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作者用法文教汉语语法,更强调写作。学生在“了”的用法、同音异义字、连接组织论点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通过拼图游戏、记忆游戏练习组织句子,同时通过歌曲教汉语。

日内瓦华文教育基金会的安瑞平在《华裔青少年汉语写作中的偏误分析》中,提出了华裔青少年听说优势对写作的负面影响:把口语当成书面语,作文中出现大量大白话。具体分析了常见的偏误类型如词义理解偏误、词与词搭配偏误、语序偏误、口语书面语化、语句逻辑偏误等,并对如何正确引导提出了建议:阅读中出现的书面语要重点讲解、引导学生修改文章、大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使用专门教材定期开设专题写作课等。

那沙泰尔Denis-de-Rougemont中学的黄世宜的发言题目是《对比分析:初级汉语文化教学》。她探讨了如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设计中国文化的因素。她将文化教学初步分为纯粹文化教学和结合文化主题的语言教学两类。对姓名、地名顺序、亲属成员或直呼其名、年月日顺序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因为当代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教材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你几岁?”“你是哪国人?”“你家有几口人?”“你爸爸做什么?”等,很可能是学生不想回答的个人隐私。对肢体动作如握手、亲吻,态度习惯如时间观念、进餐速度、洗澡时间等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其建议为:从语用学的对比角度,进行主题式交际文化教学;充分利用不同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以避免文化误解与尴尬。

格尔诺贝尔大学的冯玉贞、罗锐、苏莉雯在《格尔诺贝尔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初步分析与展望》,介绍了他们的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对法国格尔诺贝尔大学公共汉语的作业和试卷进行分析,尝试发现法国学生汉语习得中出现的各种语法偏误,并对这些偏误进行分类,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通过建立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

日内瓦中文学校的李腊梅做了题为《法语学生普通话语音偏误分析与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几点思考》的发言,对汉语普通话音系和法语音系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同音、近音和新音,并对法语学生普通话发音的偏误类型、形成成因、纠音方法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中对法语学生认读拼音的负面影响因素:是“零声母”还是“介音”,一共有几个i,iou与iu,ui与uei,j、q、x、与zh、ch、sh 的区别。她认为要充分发挥例词的作用进行声调教学;儿化教学要把握好常用原则;变调教学要跟语法教学结合起来。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语言部的张莉在《汉语语音偏误与听觉强化正音法初探》中,通过实例分析了学生常见的语音偏误,认为语音偏误并不仅仅局限于声母、韵母和声调,还应包括停顿、重音、语调、音高、音长等。针对语音偏误,使用“听觉强化正音法”进行有效纠正。听觉强化正音法的指导思想是整体结构化正音方法,注重学生听觉感受,强化对难辨外语语音因素的感知;强调真实、生动的语音材料,采取一对一情景模仿的正音方式,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课堂教学中,排除书面材料和笔记,全身心投入语音感知。

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郭晶研究的是《法国汉语学习者听力理解困难分析》。郭晶以在法国选修汉语A2水平(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成人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他们听力理解质量的几个最重要因素作了总结和分析。她观察了学习者词汇、语音解码和推论计策运用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发挥对其听力理解质量的影响,发现在法国本土学习汉语的A2水平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语言能力的影响。听力活动中,推论计策虽然在个别时候能够十分有效地帮助学习者理解语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语料中没有图像线索的时候,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质量受其语言能力的限制。其中,词汇方面的影响最大,其次就是语音解码。

日内瓦大学汉学系的谢红华与陈萍介绍了《法语地区学生“了”习得偏误研究》。研究以日内瓦大学汉学系学生的中介语(尤其是偏误部分)分析为基础,从汉法[x1] 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法语地区学生“了”的习得情况。作者首先对学生使用“了”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从一年级到研究生,从被动使用(在设定的句子中填空)到主动使用(作文)。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管程度高低,“了”的偏误率都非常高,分布广泛,非常顽固。作者继而对“了”的偏误进行类型研究,并从“了”本身的复杂性、法语时态观念的负迁移、教学误导等多方面对诱发各类偏误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讨论跟“了”有关的一些其他情况,比如“了1”与“了2”的重合问题,“了”与“过”的关系,“了”跟某些句型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对“了”的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以期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了”的偏误,提高教学效果。

上午的发言由谢红华主持,下午的发言由冯玉贞主持。

主题发言结束后,牟云峰主持了圆桌会议,对一天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大家对感兴趣的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与会者主要讨论了写作课的问题,针对华裔学生和法语学生,写作课的目标有何不同,口语和书面语如何转化,以及瑞士的语言政策等问题。还举例讨论了法语学生语音偏误及正音方法。最后,大家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短暂交流,各位老师询问了孔子学院明年HSK考试、教师培训、汉语教学研讨会等事情的安排。

这是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三届汉语教学研讨会。很多与会教师表示,本届研讨会与前两届相比,又有了较大的提高。大家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探讨的话题更加深入,会议气氛也更加活泼热烈。他们期待着参加孔子学院的下一届汉语教学研讨会,同时也期待着孔子学院将于2014年6月举办的第二届汉语教师培训会(中学教师培训)。

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教学研讨会和汉语教师培训会,汇聚了瑞士与法国周边地区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已经成为广大汉语教师交流与研讨的一个固定学术平台。


POIZAT-XIE, Grâce, MU, Yunfeng. « Analyse des erreurs et des difficultés des francophones ». In Blog Scientifique de l’Institut Confucius, Université de Genève. Lien permanent: https://ic.unige.ch/?p=424, consulté le 04/25/2024.

[:en]Grâce Poizat-Xie

L’Institut Confucius de l’université de Genève a organisé son 3ème séminaire consacré au didactique du chinois langue étrangère le samedi 30 novembre 2013. Quarante-cinq personnes ont participé à cet événement. Mme NIU Xiangzhen, du Bureau de l’éducation de l’Ambassade de Chine à Berne, et Mme ZHOU Xiaoxia, vice-directrice de l’Institut Confucius de l’université de Bâle, étaient également présentes.

Le thème de ce séminaire était l’analyse des erreurs et des difficultés des francophones dans l’apprentissage du chinois. Au travers d’une série d’études de cas, les intervenants ont proposé des solutions pratiques et des conseils pédagogiques pour les enseignants. Les différents contextes analysés ont inclu les élèves secondaires, les enfants chinois d’Outre-mer, les fonctionnaires internationaux, ainsi que les étudiants universitaires français et suisses. Les erreurs et difficultés discutées ont porté sur les questions de prononciation, de compréhension auditive, de vocabulaire, de grammaire, de composition écrite, et d’échange interculturel.

L’objectif principal de ces séminaires est de proposer une offre de formation continue principalement destinée aux enseignants de chinois langue étrangère de Suisse romande. Suite au succès rencontré lors des précédentes éditions et de celle-ci, l’Institut Confucius de l’université de Genève prévoit de maintenir ce cadre d’enseignement durant les prochaines années.

Comme d’usage, le compte-rendu détaillé de cette rencontre est disponible ci-dessous en mandarin.

第三届汉语教学研讨会:法语地区汉语学生偏误与难点分析

牟云峰

2013年11月30日,日内瓦大学孔子举办了汉语教学第三届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法语地区汉语学生偏误与难点分析”。共有45位汉语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他们大部分来自日内瓦,还有来自瑞士洛桑、那沙泰尔等城市以及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和格尔诺贝尔大学的汉语教师。中国驻瑞士使馆教育处的牛香榛女士也从伯尔尼赶来参加会议,瑞士第二所孔子学院--巴塞尔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周晓霞也列席了本次会议。

11位发言人围绕着8个议题,做了精彩的发言:

日内瓦Florimont中学的Rémy Lamon对《瑞士中学生学汉语的最大问题》做了介绍。在学生没有汉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作者用法文教汉语语法,更强调写作。学生在“了”的用法、同音异义字、连接组织论点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通过拼图游戏、记忆游戏练习组织句子,同时通过歌曲教汉语。

日内瓦华文教育基金会的安瑞平在《华裔青少年汉语写作中的偏误分析》中,提出了华裔青少年听说优势对写作的负面影响:把口语当成书面语,作文中出现大量大白话。具体分析了常见的偏误类型如词义理解偏误、词与词搭配偏误、语序偏误、口语书面语化、语句逻辑偏误等,并对如何正确引导提出了建议:阅读中出现的书面语要重点讲解、引导学生修改文章、大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使用专门教材定期开设专题写作课等。

那沙泰尔Denis-de-Rougemont中学的黄世宜的发言题目是《对比分析:初级汉语文化教学》。她探讨了如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设计中国文化的因素。她将文化教学初步分为纯粹文化教学和结合文化主题的语言教学两类。对姓名、地名顺序、亲属成员或直呼其名、年月日顺序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因为当代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教材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你几岁?”“你是哪国人?”“你家有几口人?”“你爸爸做什么?”等,很可能是学生不想回答的个人隐私。对肢体动作如握手、亲吻,态度习惯如时间观念、进餐速度、洗澡时间等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其建议为:从语用学的对比角度,进行主题式交际文化教学;充分利用不同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以避免文化误解与尴尬。

格尔诺贝尔大学的冯玉贞、罗锐、苏莉雯在《格尔诺贝尔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初步分析与展望》,介绍了他们的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对法国格尔诺贝尔大学公共汉语的作业和试卷进行分析,尝试发现法国学生汉语习得中出现的各种语法偏误,并对这些偏误进行分类,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通过建立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

日内瓦中文学校的李腊梅做了题为《法语学生普通话语音偏误分析与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几点思考》的发言,对汉语普通话音系和法语音系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同音、近音和新音,并对法语学生普通话发音的偏误类型、形成成因、纠音方法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中对法语学生认读拼音的负面影响因素:是“零声母”还是“介音”,一共有几个i,iou与iu,ui与uei,j、q、x、与zh、ch、sh 的区别。她认为要充分发挥例词的作用进行声调教学;儿化教学要把握好常用原则;变调教学要跟语法教学结合起来。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语言部的张莉在《汉语语音偏误与听觉强化正音法初探》中,通过实例分析了学生常见的语音偏误,认为语音偏误并不仅仅局限于声母、韵母和声调,还应包括停顿、重音、语调、音高、音长等。针对语音偏误,使用“听觉强化正音法”进行有效纠正。听觉强化正音法的指导思想是整体结构化正音方法,注重学生听觉感受,强化对难辨外语语音因素的感知;强调真实、生动的语音材料,采取一对一情景模仿的正音方式,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课堂教学中,排除书面材料和笔记,全身心投入语音感知。

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郭晶研究的是《法国汉语学习者听力理解困难分析》。郭晶以在法国选修汉语A2水平(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成人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他们听力理解质量的几个最重要因素作了总结和分析。她观察了学习者词汇、语音解码和推论计策运用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发挥对其听力理解质量的影响,发现在法国本土学习汉语的A2水平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语言能力的影响。听力活动中,推论计策虽然在个别时候能够十分有效地帮助学习者理解语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语料中没有图像线索的时候,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质量受其语言能力的限制。其中,词汇方面的影响最大,其次就是语音解码。

日内瓦大学汉学系的谢红华与陈萍介绍了《法语地区学生“了”习得偏误研究》。研究以日内瓦大学汉学系学生的中介语(尤其是偏误部分)分析为基础,从汉法[x1] 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法语地区学生“了”的习得情况。作者首先对学生使用“了”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从一年级到研究生,从被动使用(在设定的句子中填空)到主动使用(作文)。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管程度高低,“了”的偏误率都非常高,分布广泛,非常顽固。作者继而对“了”的偏误进行类型研究,并从“了”本身的复杂性、法语时态观念的负迁移、教学误导等多方面对诱发各类偏误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讨论跟“了”有关的一些其他情况,比如“了1”与“了2”的重合问题,“了”与“过”的关系,“了”跟某些句型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对“了”的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以期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了”的偏误,提高教学效果。

上午的发言由谢红华主持,下午的发言由冯玉贞主持。

主题发言结束后,牟云峰主持了圆桌会议,对一天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大家对感兴趣的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与会者主要讨论了写作课的问题,针对华裔学生和法语学生,写作课的目标有何不同,口语和书面语如何转化,以及瑞士的语言政策等问题。还举例讨论了法语学生语音偏误及正音方法。最后,大家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短暂交流,各位老师询问了孔子学院明年HSK考试、教师培训、汉语教学研讨会等事情的安排。

这是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三届汉语教学研讨会。很多与会教师表示,本届研讨会与前两届相比,又有了较大的提高。大家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探讨的话题更加深入,会议气氛也更加活泼热烈。他们期待着参加孔子学院的下一届汉语教学研讨会,同时也期待着孔子学院将于2014年6月举办的第二届汉语教师培训会(中学教师培训)。

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教学研讨会和汉语教师培训会,汇聚了瑞士与法国周边地区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已经成为广大汉语教师交流与研讨的一个固定学术平台。


POIZAT-XIE, Grâce, MU, Yunfeng. « Analyse des erreurs et des difficultés des francophones ». In Blog Scientifique de l’Institut Confucius, Université de Genève. Lien permanent: https://ic.unige.ch/?p=424, consulté le 04/25/2024.

[:]